顯示包含「泰國菜」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泰國菜」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0年1月24日星期日

三名大肚之人聚首一堂 (泰爽甜)

星期三,太座好友P到新居拜訪,分享懷孕嘅經驗。正考慮如何安頓兩名大肚婆,加一名大肚公嘅吃飯問題,忽然想起舅仔日前提起電氣道街市嘅泰國菜館,在沒有反對嘅情況下,三人行便朝街市進發。

位處於熟食中心,衛生情況稍欠妥善是預計之內,最担心反而係濕滑嘅地面,三個人,五條命,是一步一步,顫顫驚驚的。舖位不大,只有幾張枱。其中一張大枱被一班外形豪邁嘅中年漢佔據著,一邊飲酒,一邊猜枚,聲量比其外形更加「豪邁」。




由泰藉人士主理,取名「泰爽甜」,筆者感到好奇,似乎泰國菜與甜味唔係太有關聯,最多是形容蝦肉爽脆鮮甜而已,有點是為了食個「泰」而已。再望一望周圍,原來森美小儀都推介這裡。筆者一向都唔係太相信名人效應,原因好簡單:口味各人不同,你認為好食並不代表啱佢口味。食嘢,只有忠於自己條脷罷了。



三個人,嗌四樣嘢。大肚婆需要葉酸,一碟綠色嘅餸必不可少,便先來一碟馬拉盞炒芥蘭。馬拉盞不是呈蝦糕狀,而是像蝦干般有大有細的。吃落鹹香味足夠,菜亦是爽脆多汁。



之後是筆者到泰國菜館必點嘅柚子蝦沙律,這裡嘅柚子肉不是搣成一粒粒嘅果肉,而是一「楷楷」的,感覺是做得比較匆忙。柚子味道過於酸澀,幸好椰絲下得頗慷慨,吃落是啖啖嘅椰香,算是一點補償。蝦肉也算爽脆,但當然是食唔出什麼鮮味了。




大家原以為菠蘿炒飯是用菠蘿盛載著的,結果與一般炒飯無異。論香氣雖仍聞得到淡淡嘅菠蘿香,但總比用菠蘿裝載的遜色一點。炒飯本身濕了一點,不過炒得十分均勻,有洋蔥粒及肉鬆吊味,味道不太濃,十分易入口。



最後是泰式燒雞,外皮是燒得有點微焦,可是吃落非但沒有苦澀味,還有一點椰子嘅甜味,原來是經過椰奶醃浸過的,而且有一種沙爹嘅香味。這種烹調手法實在出色。打開雞肉至骨,是剛好的熟,所以肉質嫩滑 ;亦可能浸過椰奶,效果有如敷過 mask般,只是說笑,作不得準。這一道菜,是筆者嘅推介菜。

大家吃得飽飽的,但代價只是二百一十蚊,友人P初時還以為聽錯了。待回過神之後,友人P決定萬歲,筆者與太座不需付出分毫。後來翻查網上其他評論,可堪一試嘅菜色還真不少,值得找一個時間再嚟一次。


味道:4 (以5分最高)
環境:2
服務:3
衛生:3
價錢:4

用餐日期:2010年1月6日

地址:北角電氣道229號電氣道市政大廈2樓C1舖

2010年1月9日星期六

茹毛飲血 (琼姐泰式私房菜)

星期日,氣溫十幾廿度,是最舒適嘅溫度。一踏入十二月,太座便要忙於為身邊嘅至親安排生日飯局,是晚便是為筆者補祝及岳母預祝生日。

太座早前於網上搜集資料,發現這間泰式私房菜。此店位於登龍街嘅一幢舊樓裡,沒有升降機,只有一列長長的、殘舊的樓梯,感覺像「禁鐘仔」。上到一樓分岔左右,左邊是掛著出入平安嘅木門,右邊坐著一名非中國藉男子,狠狠地抽著煙,後來發現此人正是「瓊姐」嘅大廚。


店內是簡陋的放了幾張摺枱,廚房在大門邊,沒有花巧。六點幾到達,只有筆者一行六名顧客。負責招呼的是一名曉聽廣東話嘅泰藉女士,除了招呼我們,還要照顧一名細路,相信是其家人,成個畫面很有「家庭」feel。



對於已懷孕嘅太座,行一列不長不短嘅樓梯已經是很大嘅運動量,吃一個椰青是無可厚非的。椰青雪得冰涼,入口清甜,用一支鐵匙可以很輕易地刮出椰肉,而且是嫩滑無比的。眾人吃得很開心,更期望隨之而來嘅菜色。



首先出場是冬蔭公,是一邊為湯鍋加熱一邊吃的。冬蔭公香料豐富,香茅、南薑、檸檬葉是不缺的。味道是酸中帶辣,十分醒胃,加上是滾住食的,吃了之後有一股暖氣由丹田升起。配料方面,鮮蝦一環是失色一點,size比較細之餘,全無蝦肉鮮味;一則湯料濃烈,影響味覺判斷,更重要嘅原因是用了冰鮮蝦。在本地食冬蔭公,筆者幾時都講首選西貢嘅「旺泰特食」,這裡可說是二、三名的了。



之後是數款小食,首先是炸蝦餅。據網上評價是必吃之物,外表炸得十分金黃,咬落蝦膠十分彈牙,而且不怎麼油膩。網上評論時真時假,這次是信得過的,不愧為這裡嘅招牌菜。



以幾乎同樣嘅材料,只是用雲吞皮包著蝦膠,便成了炸蝦角。這款小食比炸蝦餅更香口,薄薄的如咖哩角一般,十分香脆可口。蝦膠份量當然比蝦餅少得多,吃了幾巡,也不覺太滯肚。個人口味而言,筆者較喜歡更有份量嘅蝦餅。



泰式鳳爪是每次到泰國菜館食飯,幾乎必點嘅項目。光睇表面,平平無奇,原來是一道頗辛辣嘅菜色。鳳爪爽脆是合乎預期的,最好是配菜除洋蔥、生菜之外,還有鮮甜嘅蕃茄,蕃茄既酸且辣,感覺特別。




主菜先有黃咖哩雞,配以蒜蓉包。黃咖哩嘅特色是除了加入椰奶外,還會加入椰漿,故辣味會被溝淡,味道辣中帶甜,用來點蒜蓉包吃就最美妙了。份量比預期少了些,味道亦正宗,不過咖哩汁不是很濃稠 (註:濃稠嘅原因是加了椰漿),與標準嘅黃咖哩有點距離。雞肉沒有鮮味,是用冰鮮雞嘅代價,不過在黃咖哩嘅襯托下,雞肉反而顯得比較嫩滑,真神奇。



除了咖哩雞,還有泰式燒雞。單看外表,雞皮燒成金黃色,單吃雞皮,味道帶一點甜,也算可口。可惜,材料局限了味道嘅發揮。雞肉味幾希,肉質亦普通。眾人都是一舊起、兩舊止,只得筆者比較好狀態,吃了七、八成。



雞之外也有豬肉,這道泰式燒豬頸肉,燒肉嘅火喉不俗,保留了豬肉內嘅肉汁。由於豬頸肉嘅含脂肪量比較高,需要點些辣醬汁中和一下。簡單的魚露,再加一點辣椒仔,鹹中帶辣,很美味。




要論最令人失望嘅菜色,非此烤烏頭莫屬了。這是需預訂嘅菜色,聞說是此店名物之一。抱了一點期望。烤魚來到了,是肚內塞了香茅等香料一起烤的。夾起一塊肉來吃,不太熱,已隱然察覺有點不妥了,而且肉質是極其鬆散,口感像很杰嘅漿糊,哪是魚肉應有嘅質地呢?將魚身切開,赫然發現烏頭根本並未烤熟,中間嘅肉仍有血水滲出。於是急忙將事情通知店員,一輪道歉聲中,拿了魚翻烤。翻烤嘅結果,當然是一條熟透了、普通不過嘅魚。入口既無魚味,也無烏頭應有嘅豐腴肉質,只得放棄了。



既有肉,也要菜。一碟椒絲炒通菜,菜炒得剛熟,食落爽甜。簡單嘅炒菜,反而煮得更好。



最後是一道蝦醬炒飯,用來炒嘅係煮起無耐嘅飯,所以炒得比較濕。雖然下了辣椒、洋蔥等配料,但炒得不是太香,感覺是不夠鑊氣,更大原因是飯氣吸收了大量熱力,故唔夠熱將鑊氣迫入食材裡。蝦肉算是彈牙,但不是新鮮蝦,難言有什麼鮮甜味。

一餐生日飯,乘興而去,敗興而返,價錢雖然不貴,人均消費唔駛一百五十蚊,但價錢已不是議題之一了。見其他論者是讚多過彈,夾硬要解釋,可能是日筆者運氣不佳吧。
味道:3 (以5分最高)
環境:2
服務:3
衛生:2
價錢:4

用餐日期:2009年12月13日

地址:銅鑼灣登龍街20-22 號1樓 (上樓梯後分岔口轉左)

2009年12月12日星期六

份量十足 (曼谷泰國菜館)

星期三,下了一、兩陣雨,為炎熱嘅都市稍為降吓溫。是一個在家附近搵食嘅日子,原本嘅目標尚未正式營業,只好行遠少少,食一頓泰國菜。




還記得十多年前仲係學生哥嘅時候,泰國菜不如現在開得成門成市。想食泰國菜就只有九龍城嘅「黃珍珍」,已經是不得了嘅事情。現在競爭何止激烈,水準亦提高了不少。此店在三處地方開業,顧客都唔少,生意不俗。筆者與太座一坐低,服務員便拿來蝦片($10)作小食之用(後來埋單先知蝦片唔係免費嘅)。唔好睇少呢個蝦片,絕唔係超市貨色,味帶微辣,以醒胃為主。蝦片炸得金黃鬆脆,十分可口。



簡簡單單的先嚟一個柚子沙津($60)。沙津附以數隻中蝦,頗大堆頭。蝦肉爽脆,味道亦甜美,看身體嘅反應猜測,可歸納為新鮮類。柚子肉酸中帶一點澀味,需有其他香料減輕部份澀味,可惜已不能力挽狂瀾;



另一道餸係鹹魚炒芥蘭($48),但餐牌上卻寫上了芥蘭炒鹹魚。需知道前者以芥蘭為主、鹹魚為副,後者則反之。故技術上嚟講可說是貨不對辦,不過筆者當然唔係無是生非嘅人。講番碟菜,也是大大碟,芥蘭爽甜,但鹹香欠奉。再吃一口鹹魚肉,只帶微鹹,全無香味,無怪乎整碟菜沒有鹹香;



主菜香芋焗飯($60)。望落雖少,但食過才知份量比想像中多。芋頭切成粒,增加飯香,芋頭本身也焗得腍,食落滿口芋頭清香及豬油嘅甘香。當中也有幾隻蝦,同樣地蝦肉爽甜,美中不足之處係其中一隻蝦還未挑乾淨蝦腸,一條黑色嘅物體突出嚟,不合衛生。



太座嗜甜,叫了一杯特別飲品黑芝麻珍珠冰($10)。芝麻甜香濃郁,且珍珠不只是一般魚腸粉做成,咬落是有點甜味的。太座十分滿意,筆者則兼甜了點。

此餐共費二百零七蚊,平均每人一百零三蚊,份量十足,適合大夥兒,味道只是合格而已。要食好味泰菜,目前筆者只有入西貢一途。

味道:3 (以5分最高)
環境:3
服務:3
衛生:2
價錢:4

用餐日期:2009年7月15日

地址:北角英皇道433-437號珠璣大廈地下

午市飯餐好抵食喎 (金枕頭泰國餐廳)

星期四,太陽毫不吝嗇其熱力。繼早一晚食完泰國菜之後,是日晏晝同事提議試一間抵食泰菜館嘅午市套餐,一試也無妨。


這裡嘅午市套餐款式數目驚人,由A至Z,除咗跳了三、兩個英文字母,都有超過廿款選擇。價錢由廿五蚊至三十二蚊不等。再加三蚊仲可以飲椰汁紅豆冰,三十蚊有找,十分吸引。





由於早一晚食咗泰菜,是日對泰菜嘅興緻略減,沒有pad thai或泰式炒河,點了簡單的咖哩牛腩飯。咖哩呈黃色,但唔似泰國嘅黃咖哩,又唔似用咖哩胆開成。有點微辣,椰汁比例比較多,故食起來特別香口惹味;牛腩炆得腍,但保持肉質結構,冇被梳打粉洗禮嘅痕跡,十分美味可口;紅豆冰對筆者嚟講太甜,但紅豆大大粒有咬口,也不錯。

同事話這裡嘅夜市小菜更出色,有機會要試一試。奈何筆者家在北角,一南一北,如果不是工作需要,真是大纜都扯唔埋。如果住响附近嘅話,必定會幫襯夜市。

味道:4 (以5分最高)
環境:3
服務:3
衛生:3
價錢:4

用餐日期:2009年7月16日

地址:粉嶺一鳴路23號牽晴間G2舖

做咗大半日泰仔 (旺泰特食)

星期天,做咗大半日泰仔。首先與友人J到旺角打泰拳,倦極;其後入再到西貢與V會合,刷一餐泰國菜。做完運動,出了一身汗,再享受美食,一樂也。


一提起食泰國菜,筆者嘅第一選擇必然係位於西貢嘅「旺泰特食」。在西貢有兩間同名嘅店舖,一間位於萬年街,另一間位於西貢大廈地下巷內,筆者嘅心頭好係後者。幫襯了呢間舖頭已好幾年了,平均一年都會幫襯幾次,尤其係住在西貢區嘅V,連老闆都認得她。

眾人一坐下,服務員便遞上餐牌。不過對J及V嚟講,睇餐牌係多餘的。老闆親自落單,J及V以準確嘅泰文一一講出想食嘅菜式,老闆初則詫異,繼而露出會心微笑。三人行,六款餸,每人再加一個椰青。椰青清甜多汁,椰青肉亦香爽,是消暑佳品,也能中和辣味。



鹹魚炒芥蘭 – 通常用馬拉盞或蝦醬炒,今次特別少少,用鹹魚炒。芥菜配上鹹魚,效果一樣出色。芥菜爽脆,加上鹹魚嘅鹹香,增加味道嘅層次感;



生蝦 – 以新鮮蝦開邊再用冰保持鮮味,加上蒜片及椒絲,蘸上特製嘅酸辣醬,蝦嘅鮮味、蒜片香味、酸辣味混成一體,味道層次豐富,筆者都忍唔住食了一隻再一隻;



柚子沙津 – 論街外嘅柚子沙津,不是太酸,就是味道過於濃烈,與沙津這稱呼格格不入。這裡嘅柚子沙津,酸、甜、辣、香皆比較含蓄,唔會給味蕾太大負荷。除了柚子肉之外,還有椰絲、香蒜、蔥頭等香口東西,難怪乎入口能感到多種香味交融;



冬蔭公 – 這裡嘅冬蔭公可說是全港數一數二的了。一來冬蔭公嘅酸辣剛好,而且香料選用一絲不苟,香茅、指天椒、檸檬葉、乾蔥頭、南薑、芫茜等一樣都冇少,而且份量十足。味道結構十分豐富,層次分明,不是一般只識落辣油、檸檬汁嘅可比擬。另外,冬蔭公裡有一隻開邊大蝦連殼一起煮,酸辣香嘅湯底之中有一絲蝦嘅鮮甜;



蝦醬炒飯 – 飯身乾爽,炒得粒粒分明,配以蛋香、肉鬆香及蝦醬嘅鹹香,加一片臘腸,感覺一流;



黃咖哩雞 – 黃咖哩一點也不辣,其特式係咖哩醬配以蛋花做汁,既有咖哩香味又有蛋香味,無論係豬、牛、雞也好,通通淪為配角。雖有蝦醬少飯在前,但不叫白飯送咖哩汁簡直暴殄天物,最後V叫了一碗白飯,大家一起分享當前美食。

筆者食過嘅泰國菜館不多,唯只有此地才能叫筆者一來再來。由於食品由泰國人主理,充滿泰國地道色彩,亦只有此地味道最接近泰國當地味道。味道一欄,是滿分了。由於係半街邊檔,唔係所有座位都有冷氣,所以環境及衛生會較為遜色一點。



六餸加三個椰青,共銀三百二十一蚊,平均每人一百零七蚊。味道出色,一百蚊左右就吃得飽飽,實在經濟抵食。


味道:5 (以5分最高)
環境:2
服務:3
衛生:2
價錢:4

用餐日期:2009年5月17日

地址:西貢福民路58-72號高富樓地下15號舖

2009年12月11日星期五

浪子心聲 (金不換泰國餐廳)

星期三,北大人影響力漸降。是次飯局是餞別太座嘅摯友,聯同摯友嘅中學同學,一王三后嘅配搭,於利舞台食泰國菜。


大家都是已婚人士,暢談婚後生活,與及御夫之道。當然,這切身話題,筆者有利益衝突,不便發表偉論。話題漸漸轉到男人嘅嗜好,三位女士向筆者垂詢。男人嗜好(唔計不良),不外乎車、表及音響。筆者年少時,也沉迷這些玩意,所費不菲。但認識太座後,培養了對美食嘅追求。車、表等價錢可以很驚人,而且買入後有很多雜資,是會弄窮人嘅玩意。至於食,或豐或儉,都可以有出色嘅美食,而且駛費是一次性,冇手尾跟。是故,「食」是不會食窮人的。

言歸正傳,食泰國菜,筆者首推西貢大廈內嘅「旺泰特食」。至於港島區,「金不換」可謂穩陣嘅選擇。此店位處利舞台,佈置光鮮,格調優雅,走中上檔次。是晚點了幾款經典泰式食物,首先是柚子沙律($70)。




椰絲份量比較少,少一點濃烈感,但這正正配合沙律應有嘅清新怡人。柚子肉清甜多汁,粒粒飽滿,食落還有淡淡嘅椰香,十分出色;




生蝦刺身($95)去殼開邊,加一粒蒜子及辣椒仔,味道刺激,振奮食慾,缺點是蝦肉冇用冰保鮮,亦失去用冰保持蝦肉爽脆嘅功效;泰式鳳爪($58)酸辣度稍嫌不足,而且醃得唔夠耐,筋腱部位較難咀嚼。



炸蝦餅($65)外表炸得金黃,但食落不覺太油膩,油溫控制得宜。蝦餅心放了一些東西,從味道上不能找出其身份,筆者估計是蝦羔之類嘅物體;




主菜方面,計有帶子珊瑚蚌炒西蘭花($100),整碟餸炒得濕咗啲,乾身一點會更好。用料方面,帶子、珊瑚蚌入口爽脆,是合格的,西蘭花綠中帶黃,不是開到快凋謝嘅貨尾,同樣是滿意的;



鹹魚炒通菜($52)炒得亦爽甜,鹹魚粒亦撈得十分均勻,不會一時鹹過頭,一時全無鹹香味;




海鮮玉子豆腐($68)以紅椒、墨魚、粟米仔、蝦仔等切成碎粒,加一個薄茨煮成。筆者覺得茨汁是重手了,破壞了玉子豆腐外層嘅炸麵皮。豆腐本身則嫩滑,啖不出黃豆香;




芋頭肉碎炒飯($65)顏色豐富,有青豆嘅綠、粟米嘅黃、胡蘿蔔嘅紅,亦聞得到冬菇及芋頭嘅香氣。味道具有層次感,固然有冬菇嘅香,也有芋頭嘅甜,加上醬汁嘅甜,共冶一爐。芋頭切得較為大粒,但食落有令一種風味。


服務是有求必應,啤酒倒了出來,發覺一點都不凍,要求換凍一點的,爽快應承。冷氣不夠,即時調較至合適溫度。灌了兩支啤酒,連加一共銀七百一十蚊,平均每人一百八十蚊有找,是滿意嘅一餐。

味道:4 (以5分最高)
環境:4
服務:3
衛生:3
價錢:4

用餐日期:2009年11月4日


地址:銅鑼灣波斯富街99號利舞臺廣場6樓C-D店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