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九龍 - 尖沙咀」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九龍 - 尖沙咀」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0年10月5日星期二

太座生日快樂2010 (Gaddi's)

星期六,國慶翌日,秋風漸起,悶熱天中帶有一絲爽意。也就是這一天,為太座預備了一頓盛宴。

去年於 Tuscany by H 吃了一頓令人愜意的意大利餐之後,今年再接再厲,到此城中頂級法國餐廳慶祝生日。預約於兩星期前已進行,雖然歷史超過五十年,但一點也不落伍。只消在網上按幾下鍵盤,預約手續便成,簡單方便。晚宴前一晚,餐廳給了一個溫馨提示,亦詢問客人有冇特別要求,十分貼心。

筆者無論性格或動作都比較「豪邁」,要求工整的傳統法式晚宴,與筆者好像有點格格不入。不過,為尊重餐廳別的客人,也是餐廳的其中一個要求,是晚筆挺的西服少不了。在半島酒店正門進入,是一派歐陸色彩濃厚嘅佈置,太座正躊躇餐廳的正確位置,筆者指一指旁邊嘅通道,沒有色彩班斑斕嘅霓虹燈,也沒有浮誇的擺設,餐廳嘅招牌是含蓄地掛在一旁。不過,招牌的藍色地毯,獨立的古老升降機,隱隱然散發出貴族般的優雅。

踏入升降機,雖只是一層之遙,但時間像溜得特別慢,以為咁唔好彩,碰上升降機故障,升降機門徐徐打開。享受一頓法式晚宴,兩、三個鐘少不了,慢速的升降機,好像又變得理所當然。

在門前店員稍為核對一下資料後,便被引領進這個華麗的大廳。高高嘅樓底,配上大吊燈,如一的藍地毯,桌子之間合適嘅距離,喁喁私語,不失私隱。每張桌子都擺放一套洋燭台,浪漫滿溢,果然繼承了法國人嘅浪漫。吹毛求疵的,是洋燭台有點變了形,左右不對稱,一雙洋燭不是筆直的聳立著。這個級數嘅餐廳,比分自然要嚴謹,0.5分就此扣了。

有live band及舞池,歌喉比「巨聲」好得多

是晚滴酒不沾,只點了清水,但這水卻殊不簡單,後文再交代。服務員先端上兩款牛油,分別是有鹽及無鹽的。味道呈淡乳香,入口滑溜,絕對不能錯過。配合無限量供應之包點,具畫龍點晴之效。可供任點的餐前麵包有四款,款款精緻,筆者貪心,四款也試過,麵包不僅密度高,而且鬆軟非常。想吃多一點,但恐防眼闊肚窄,也就放棄了。

點菜是頗令人費神之事,尤其是Gaddi's嘅餐牌,林林總總,款款都想試,幸得服務員為每款菜作詳細介紹,兼且會予拿不定主意的客人加入一點適當的個人意見。這些表現,不是對每款菜色了然於胸是不能做到的。筆者為自己點了四道菜,太座則點了三道。

筆者嘅頭盤是水煮帶子配魚子 (lightly-poached scallops with Oscietra caviar in a bouillabaisse dressing)。水煮帶子,火喉拿揑得恰到好處,用餐刀切開,感覺到「黏」刀嘅感覺,原來除了鮑魚可以溏心外,帶子也可以。旁邊加了幾片薄塊,是龍蝦湯之精華,中間的帶子,釀滿了矜貴的鱘魚子,有淡而長久嘅鹹香。

太座嘅頭盤是其中一款signature dish龍蝦雲吞 (roasted lobster ravioli in its own bisque with herb puree)。龍蝦肉固然爽脆鮮甜,廚師嘅功夫顯露在醬汁中,以龍蝦湯肴製,配上菠菜茸 (非餐牌所寫之香草茸,可能大廚臨陣轉章啩?),儘管完成了雲吞,也不禁以麵包去蘸畢之。

筆者比太座多一道菜,就是這味龍蝦湯 (creamy lobster soup with sliced poached lobster)。服務員甫打開蓋著碟嘅金屬蓋,濃烈鮮味即時四射。配合這股濃烈氣味,味道一定是對應地濃郁吧,入口卻意外地清甜。當然,這裡的龍蝦湯沒有如凡品一般,微微有白酒的苦澀;也沒有煮得過了火,如沙紙般鞋口的龍蝦肉。

主菜方面,筆者是乳飼烤羊 (roasted milk fed Aveyron lamb with gratinated potatoes and Provencale vegetables)。烤羊是筆者最愛的菜色,在家中、在外頭都吃過不少。可以說,這烤羊是令筆者最難忘之烤羊。首先,選料上乘,阿維朗之羊肉,脂肪分佈十分平均,故入口是啖啖甘香豐腴;肉質幼細非常,彷彿在每條肌理中都洋溢著羊肉之酥香。大廚嘅烤羊功夫一流,表面是煎得甘香,但只是一層之隔,已經是medium rare,像是將兩種唔同生熟羊肉貼在一起,不愧是煮羊高手,也是Gaddi’s的signature dish。Side dish係gratinated potatoes,無論賣相、氣味一流,但真的已擠不進肚裡了。


太座之燒乳豬拼血腸 (grilled suckling pig with poached loin and home-made sausage, calvados jus),是服務員介紹的,是不錯嘅意見。燒得金黃的外皮,味道香脆可口,肉質嫩滑如豬頸肉。

羊肉及豬肉有幾嫩滑?是筆者及太座事後不需用牙簽或牙線清理牙縫可知一二。

吃得有點過了火,筆者以生果配雪笆 (citrus fruit salad with mint, pink grapefruit-vanilla sherbet)中和。果肉包括橙、柚子、西柚等,上面放上雪芭,用乾冰保持冰凍,最後淋上薄荷汁,令感覺更加冰涼。果肉粒粒結實多汁,味道鮮甜;雪芭甜而不膩,減輕胃部壓力;

太座要的是mascarpone mousse with caramel ice cream,忌廉芝士打得起泡,細密如絲。焦糖濃而不膩,伴碟嘅烘麵包,正好用好「清理」碟內的焦糖。還有精緻的petit four作結,每件也做得一絲不苟,打從生理到心理都十分滿足。食物質素、烹調技巧皆無懈可擊,「味道」一欄那有不滿分之理。

太座生日快樂

服務十分妥貼。每一位服務員對餐牌瞭如指掌,是基本要求,難得的是每一位都有足夠的知識,能蠻有信心地為客人提供合適的建議,是專業的表現。離開餐廳、在升降機等待時,華藉領班從老遠趕到店前送行,「服務」一項也「只能」給予滿分。

未論及價錢,先回應前文提到的清水。不是賣廣告,比起什麼乜乜能量水,這清水更清純,代價就是每支(大約750毫升),盛惠八十五蚊。全程喝了三支水,也就是二百五十五蚊。可想而知,這頓晚餐消費不菲。不過,連太座也同意,這裡是值得一來再來的。

味道:5 (以5分最高)
環境:4.5
服務:5
衛生:5
價錢:5
 
用餐日期:2010年10月2日
 
地址:尖沙咀彌敦道19-21號半島酒店1

2010年1月26日星期二

早來了的歲晚夜宴 (香宮)

星期四,氣溫非常涼快。日前接到某雜誌嘅電話,獲邀出席是晚嘅宴會,一嚐新科二星總廚嘅手藝。有食神當然是一件美事,不過離小女預產期非常接近,一頓免費嘅美宴,隨時會因為小女提前幾天出世而泡湯。筆者當然想小女能夠早一點與父母見面;另一方面又十分期待是次香宮宴,弄得心情十分矛盾。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終於等到了這夜,小女亦似乎想食埋呢餐先出世。獲邀嘅食客,連筆者在內,總共有五對夫婦。大家皆準時於七時四十五分抵達現場。經大會安排了獨立廂房,方便是次聚會,亦方便雜誌社職員拍照及做訪問。





筆者家在港島區,平日甚少往九龍區用膳,「香宮」更是筆者之前未幫襯過。取名「香宮」,氣派果然不凡,如宮廷般華麗。樓底十分高,裝修富有中式格調。牆上嘅字畫、餐牌,以至桌布及食具,不論真膺,均是漂亮嘅藝術品。筆者最愛便是餐牌上嘅鴛鴦圖。

是提早了的春茗,故轉盤上也應節地放了錦盒,裝滿多款賀年食品,其中以笑口棗糖蓮子最受歡迎。前者是炸得香而不膩,咬落是十分鬆化可口;後者一入口是一股清甜湧向喉頭,令人回味。





宴會開始之前,「香宮」嘅總廚葉志祥師傅特地抽時間為各食客講解鮑魚這食材及幾種簡單的,在家中也能做到的煮鮑魚嘅方法,還即席示範是晚第一道菜色牛油果涼伴南非鮑




據葉師傅所講,這道菜嘅設計是經過多次反覆嘅嘗試才完成。是將南非罐頭鮑切片,再梅花間竹的放進牛油果肉。這個配搭看來十分奇怪,不過食落嘅效果卻是出奇地好。牛油果香濃嘅果肉味,將鮑魚嘅鮮味帶了出來。由於是涼伴嘅關係,如果將之當作日式刺身來吃,加一點新鮮芥辣,味道嘅層次便會更加豐富。



第二道菜色是蟹皇燴生翅,單看其金黃色的外表,以及濃稠嘅湯底,加上陣陣蟹黃香,可知蟹皇嘅份量絕非敷衍了事。出於鯊魚是瀕危動物,加上對魚翅這種冇本身味道嘅東西,筆者從來都不太好,故已戒吃了。記憶中食過嘅蟹皇翅,這裡算是數一數二了。不過,用上了粒粒蟹黃嘅「龍景軒」,其驚喜程度尤甚。



見筆者只是望著魚翅而不動碗筷,餐廳經理即時前來問個究竟,心恐筆者有什麼不滿意嘅地方。筆者向他解釋了因由後,經理立即到廚房為筆者安排一碗北茋燉竹絲雞。此湯清澈見底,味道微甘,頗滋補的。



第一道主菜是頭抽煎青衣球,青衣肉質本細軟黏膠,並非筆者那杯茶,幸好以頭抽泡製嘅薄茨汁,特別香純濃郁,配合煎得小小脆嘅魚肉表面,味道不俗。相比之下,筆者還是屬意肉質爽脆嘅海斑類。



之後便是竹笙露筍卷。每枝露筍均以竹笙包裹著,而且十分嫩滑無渣,鮮嫩碧綠,是一等嘅貨色。加上南瓜汁嘅香甜,雖然清淡,但依然可以維持味蕾嘅活躍程度。


緊接的是生菜包蠔豉崧,是一道頗費功夫嘅菜色。是將蠔豉及馬蹄切成細粒再爆香,用生菜葉包起來,加一點醬汁來吃。蠔豉本身已經濃縮了蠔嘅鮮香味,再切成細粒。由於與空氣接觸嘅面積大咗,所以更加「蠔」氣干雲,未上枱,陣陣蠔香已撲鼻而來。加入馬蹄,令口感添上爽脆。



新年飯,一碟生炒臘味糯米飯是少不了。臘味種類繁多,而且有蝦干、冬菇粒、芝麻、香蔥等,吃起來幾種香氣共冶一爐,那有不香之理;糯米炒得粒粒分明,色澤如一,入口軟糯,也是沒有可批評嘅地方。唯一可挑剔之處,只是吃到最後味道太濃重,開始吃不消,還感覺鹹了一點。


有生炒糯米飯,又怎會少得其孖生兄弟 - 炆伊麵呢?蟹肉炆伊麵,蟹肉是一絲絲的,絕不吝嗇。這當然了,否則又怎樣配合其食肆嘅身份、級數!炆伊麵常有油膩嘅弊病,這裡沒有犯上,是關乎火喉嘅問題。伊麵條理分明,咬落有如吃意大利粉那種 al dente 嘅質感。無容置疑,這碟炆伊麵是星級之作。



最後嘅甜品環節,先來一碟煎堆。外貌看似普通不過,但當一口咬下,便知此非凡品。其一是非常香口之餘,完全沒有油膩感;此外口感軟糯,但不會黏著牙齒間,影響咀嚼及口腔衛生。




令一道甜品是新產品,宴會當晚尚未正式推出市面。取名為黃金萬兩,其實是將南瓜糕,面頭放上一層燕窩,再將之塑造成千足金條嘅模樣。選用嘅南瓜嚟自日本,比大陸南瓜更香,果肉更甜。所以,每一口南瓜糕都容易嘗得到南瓜嘅香甜味。包裝禮盒十分精緻,看起來也很貴重的了。本想訂購幾盒,可惜負責人可能冇預計在座食客會買,做完一會display便拿走了禮盒。



最後是每人一客的凍芒果蛋白,芒果鮮甜多汁,蛋白亦滑溜。不過兩者走在一起,是格格不入的。芒果甜味太突出了,完全掩蓋蛋味。

由大雜誌社安排嘅飯局,服務當然不會失場的。一圍枱十個人,已經有三名服務員侍候。而且餐廳經理亦經常在席旁,準備隨時解答各食客嘅疑難。在座各食客皆認為,如果主廚葉師傅可以多一點走出來與大家交流煮食心得會更好。可惜的是,中菜嘅烹調比西式的費時費勁,大廚要經常在廚房內打點,那有時間走出廚房呢。這困難筆者是了解的,所以無損服務一欄嘅滿分評級。

吃飽以後,大家暢談一番對來年香港嘅展望、對雜誌嘅感想及建議。唔少得的是對身為準媽媽嘅太座,傳授一些教子心得。既滿足了食慾,又增進了不少為人父母嘅知識,是令人難忘嘅一個晚上。

後記:

宴會翌日晚,太座開始感覺陣痛,隨即進了醫院,於星期六下午誕下小女。筆者嘅小女真識食,要食完好嘢先出世。筆者一定會更加努力工作,給家人更多美食體驗。


味道:4 (以5分最高)
環境:4
服務:5
衛生:5
價錢:3 (宴會由雜誌社安排,費用全免)

用餐日期:2010年1月14日

地址:尖沙咀麼地道64號九龍香格里拉大酒店地下1層

2010年1月2日星期六

第二輪晚餐 (IL Meglio)

星期日晚,雲層稍為收歛。在父母家裡吃過晚飯之後,收到友人J嘅邀請,與阿madam到尖沙咀諾士佛臺一帶fine dining。雖然已吃得七、八成飽,再輕嚐淺嚼多一點都歡迎,加上太座冇反對,便加入她倆嘅飯局。


一路走著,友人J被印在透明玻璃上嘅Ristorante Venezia字樣吸引,事緣月前她與madam一起到威尼斯旅遊,有機會在一小店一嚐極品意粉,故希望可以舊夢重溫。



首先登場嘅係一系列麵包($58),baguette外表香脆,內裡烘得鬆軟。尤其喜歡其新鮮蕃茄榨成嘅醬汁,少少酸辣,十分醒胃。




隨之而嚟嘅係beef carpaccio ($112)。Carpaccio相傳係威尼斯嘅人發明嘅特式食品,泛指薄切嘅生牛肉或魚肉作為頭盤奉上。此頭盤除了生牛肉之外,佐以牛油果及火箭菜。生牛肉蘸了些橄欖油,入口鮮美,兼有橄欖油嘅香味。新鮮嘅牛油果入口有溶化嘅感覺,獨特嘅濃郁香味也令人難忘。友人J令點了grilled zucchini ($88),筆者未有品嚐,不作評論。



吃了前菜之後,進入吃pasta 嘅階段,筆者先淺嚐risotto gamberi($178)。Gamberi者,蝦也。蝦肉稍微燒香,入口爽脆,從身體嘅反應亦可知蝦肉新鮮而非雪藏品。意大利飯中混有不少香菇絲,咬落爽滑清香。Risotto不太creamy,粒粒分明,入口結實但又唔硬,用意大利話形容叫做al dente,要做到al dente,煮飯嘅時間控制要十分準確,時間太短,飯粒中間依然硬,太長又會煮得太腍,冇晒texture。



另一款pasta係seafood linguini($172)。同樣地linguini軟硬度剛好,達到al dente嘅級數。海鮮有青口及帶子,友人J話帶子經過薄煎,仍帶有鮮甜味。筆者試了一隻青口,味道也不錯。加上新鮮蕃茄醬吊味,食得滿心歡喜。



太座先前已吃得飽了,故只能吃一份chocolate pudding($62)。蛋糕烘得鬆軟,充滿朱古力嘅甜香。流沙朱古力餡不會太甜,入口柔滑。暖暖嘅朱古力醬加上雲呢拿雪糕,一冷一熱,太座吃個不亦樂乎。

友人J及madam皆各自嗌了一杯house red($68一杯)及expresso($40 single;$45 double),連加一共銀九百八十蚊。因筆者與太座均半力出擊,算作一人,故平均每人三百二十幾蚊。

行文至此,筆者要討論嘅事尚未完結。服務一欄值得深入探討。第一,餐廳以Ristorante Venezia 自居,當然要與真正嘅比一比。在威尼斯,在一般餐廳飲水,一嚟可以叫bottled water,要收費;又或者係tap water,是免費的。這裡沒有tab water供應,皆因冇filter,咁白開水都有啩,如果冇又試問點樣沖調凍飲呢?筆者相信高級餐廳都有tab water供應;第二,筆者一干人俱以為麵包是complimentary的,一如外地餐廳一樣,從不知道麵包係要收費的。要收費都唔緊要,請事先講清楚。冇理由在桌上放下一些我地冇order而又要收費的東西。服務一欄,無可避免要扣分,反應此店嘅小家作風。不過,論食物質素是高水準的,拿4分十分公道。


味道:4 (以5分最高)
環境:4
服務:2
衛生:4
價錢:3

用餐日期:2009年6月28日

地址:尖沙咀諾士佛臺8號地下

散叫試得多, 套餐又如何? (泰豊廔酒家)

星期一,同學聚舊。超過十年之後再聚頭,或事業有成,或已組織家庭,樣貌雖然冇大變,但大家已不是當年讀書時嘅黃毛小子。比起十數年嘅情誼,今次聚會嘅地點「泰豐樓」嘅歷史,可謂小巫見大巫。舉頭一望天花上嘅掛燈,刻著「一九六一年」嘅字樣,差不多五十年嘅歷史,當中不知多少次成為老友聚舊之處。


「泰豐樓」係老字號京菜館,與附近嘅「鹿鳴春」可謂齊名。著名菜色有紫銅爐涮羊肉、魚、羊餃子等傳統北方菜式。每次嚟到都會散叫,反而呢度嘅套餐,今趟還是第一次。



三色拼盤 – 包括醉雞、海蜇及五香牛展。醉雞完全冇酒香味,似冰鎮雞多啲,不過口感都算嫩滑。至於雞味,在香港已經好難食得到有雞味嘅雞了;海蜇爽脆彈牙,口感可以;五香牛展也算入味,咬落隱發甘香,肉質鬆軟,不費牙骹多少勁;



醋溜桂魚 – 酸甜嘅比例剛好,用了桂魚,魚肉質素有了保証,火喉恰當,魚肉亦冇蒸得過老嘅情況出現。如果桂魚本身能夠炸得更鬆化的話,分數會更加高;



鐵板宮保明蝦 – 話明係宮保,味道應以酸甜為主而又帶一點辣,可惜酸甜味是有的(其中以甜味過多了),辣味似乎欠奉,而且蝦肉唔彈牙有少少霉霉地,似乎用料不太新鮮,食後皮膚老毛病發作,更加証明蝦肉唔新鮮;



芙蓉三鮮 – 與賽螃蟹類似嘅菜式,都係以蛋白為主,加上草菇、蝦球等「三鮮」。筆者對餸菜加上玻璃茨抱中性態度。不過以上嘅配搭,效果有點不倫不類,好似近日電視台某節目女明星自創菜式,唔知點收科就埋一個玻璃茨一樣;



北京填鴨 – 是全晚比較滿意嘅一道菜。皮烤得金黃香脆,鴨肉亦肥美嫩滑,除了近尾部位置脂肪層比較厚之外,大部分片皮鴨嘅肥瘦分佈都算適中。薄餅皮烘得比較乾身,係正統嘅做法,不是一般市面上用水蒸,令薄餅軟綿綿。而且薄餅面上還有芝麻,更加進食時嘅香口感;



紅燒鮑片 – 以罐頭鮑配生菜炆。罐頭鮑質素當然唔會寄予厚望,食落感覺更不如,因為鮑片鞋口;生菜加厚身豉油茨,也沒有什麼可討論;



鐵板炒麵 – 聲勢可真的唔小嘢,鐵板燒得火紅,一落麵,「喳喳」聲,先聲奪人。可能為避免麵條「痴」底,用了比較多油,令整度菜較為油膩,一眾友人食過一巡之後,迅速放軟手腳;



叉子燒餅拼榨菜肉末 – 叉子燒餅製作得幾出色,外表香脆,充滿芝麻香味,內裡如酥皮般重門叠戶,屬上乘之作;榨菜肉末切得十分細小,但大小如一,廚房嘅刀功可見一斑。放入燒餅內,燒餅嘅香與榨菜肉末嘅鹹、鮮味共冶一爐,為之前比較失望嘅菜式挽回少許面子;

鴨架冬瓜湯 – 服務員預先分好,一人一碗,每碗都有一舊煮得老到幾乎如「泰豐樓」一樣嘅豆腐。這麼差勁嘅豆腐,無謂舀出嚟影響食慾!筆者那一碗還附送工蟻一隻,衛生一欄要扣分;



高力豆沙 – 奉上嘅時候溫度雖然略凍,但蛋香依然,內裡嘅不太甜,十分適合盛宴過後食用,減輕味覺及腸胃負擔。

全單共銀一千二百蚊有找,一行八人,平均每人大約一百五十蚊。論套餐質素,坦白就,實在不敢恭維。與其信菜館嘅組合介紹,還是靠自己嘅經驗散叫為上。

味道:3 (以5分最高)
環境:3
服務:3
衛生:2
價錢:4

用餐日期:2009年5月18日

地址:尖沙咀漆咸道29-31號溫莎大廈

2009年12月12日星期六

父親節獻禮 (海景軒)

星期天,父親節,天空放晴,可惜空氣像鉛般沈重,限制了戶外活動。慶祝父親節,好彩唔駛响外邊出出入入,如果唔係响呢種翳熱嘅天氣都幾係嘢。預先安排好嘅節目,捨晚飯而改為午膳,主題係中式點心,地點係比較就腳嘅尖東區。


正如部分網友提及,關於酒店中菜部嘅食評不少,不過有關點心嘅論述則寥寥可數,於是筆者嘗試為此一範疇作一點分享。食肆以「海景軒」為名,當然係呼應所屬嘅酒店名稱。筆者比較奄尖一點,既然名為「海景」,點解位處地庫,一點海景也沒有?有點貨不對辦。以上當然純屬講笑,論環境,地方寬敞,座位之間保持充足距離,沒有一絲迫狹嘅感覺。是日父親節,小朋友比較多,走嚟走去喧嘩也難避免。餐桌、椅、食具都擺得井然有序,十分整齊企理,所以環境衛生方面是值得俾高分的。



一行四人,點了五款點心、一道燒味、一碟菜及炒飯。首先出場嘅係蜜汁叉燒,光睇外表,似乎已經有點兒不對勁。第一,豉油汁太多,形成一個小水池般,太濕了。入口感覺也有問題,蜜糖下得十分重手,味道太甜。而且豬肉肥瘦比例失去平衡,無可否認適量嘅肥肉可令叉燒更甘香可口,但此叉燒中嘅肥肉實在太多,太油膩,唯一可取之處只是瘦肉入口嫩滑而已。不消說銅鑼灣嘅「西苑」,「鳳城」也比不上。



令一方面,點心類整體上做得比較出色。相比起蜜汁叉燒嘅肥膩,叉燒腸粉中嘅叉燒肥瘦適中,肉質嫩滑,腸粉皮亦拉得剔透,咬落亦嫩滑彈牙,與「堂記」嘅叉燒腸可謂不相伯仲;



蝦餃大小適中,唔會做到大大隻,令食客覺得比較抵食。用嘅餡料新鮮,蝦肉鮮甜彈牙,皮亦做得晶瑩剔透,既有彈性,又唔會因黏著筷子而破爛;



珍珠雞與別不同,表面披上一層蛋漿煎香。蛋漿蛋味濃郁,十分開胃。珍珠雞餡料中嘅瑤柱香氣撲鼻,配以糯米混合糙米,十分健康;



蘿蔔糕材料也算得上豐富,不過蘿蔔與粉嘅比例還是差一點,口感過粉,未能嚐到蘿蔔嘅甜味;



茶粿稍稍煎一煎底,吃起來香口,茶粿皮做得煙韌,餡料豐富爽甜,可以想像係眾人嘅恩物,一客只有三粒,也實在太少了。無怪乎被食友們評之為最好吃嘅茶粿。



唯一一碟齋係簡單的上湯浸莧菜。雖說簡單,如果莧菜來貨有閃失,會食到有渣且韌,破壞整道菜。可幸莧菜選料上乘,煮得鮮嫩,泡滿上湯嘅嫩菜,那有不吃之理;



雞肉粒炒飯亦可見功架所在,飯粒粒炒得分明,色澤亮麗。雞肉粒亦嫩滑,入口還有彈性。茨汁剛剛好,唔會太厚,影響整個炒飯嘅濕度。

服務員訓練也算有素,於繁忙時段可能會比較忙碌,要搵幫手需要花一點耐性。

四人共銀七百零五蚊,平均每人一百七十六蚊,以午市茶計也不便宜。如果有留意到嘅話,筆者前文嘗試將「海景軒」嘅點心與其他較為相宜嘅食肆作比較。例如「堂記」嘅叉燒腸粉、「鳳城」嘅叉燒。大家水準或有差異,或幾乎一樣,但在這裡便要花多一倍價錢。要選抵食之選,一定沒有這裡份兒。

味道:4 (以5分最高)
環境:4
服務:3
衛生:5
價錢:2

用餐日期:2009年6月21日

地址:尖沙咀麼地道70號海景嘉福酒店B2層

母親節獻禮 (囍宴 滋‧選)

星期天,母親節正日,與阿媽一起吃飯係必有嘅節目。近年對食開始有點要求,亦開始懂得尋找美食嘅門路。被阿媽譽為食家,是過獎了,不過能夠同屋企人一起品評食品,亦係一種方法去維繫與家人嘅關係。


於圓方食晚飯,最主要係基於此處嘅泊車優惠。消費滿一百八十蚊就有六小時免費泊車,滿四百蚊更有八小時免費泊車,故基本上一定唔駛俾停車場錢。在圓方經營嘅食肆不少,為顧及阿媽只吃中國菜及東南亞菜嘅口味,今次選了由成咗名嘅私房菜打理人Jacky Yu所主理嘅「囍宴」。



訂了七時四個座位,六時四十分已到達。經服務員一輪安排之後,大約十五分鐘已可以入席。此店舖面細小,大約只可以招呼三、四十人左右。以半開放式設計,於正門則一列座位皆無遮無掩。始終在大型商場裡,開放式設計問題不大,如要有較高嘅私隱度,這裡不是一個合適嘅地方。

餐牌圖文並茂,款色也不少。筆者隨意點了一、兩款推介菜式,再加上甜品,一共五道小菜及兩款甜品。



蒜香油麥菜 ($58) – 以薄切蒜片炒油麥菜,油麥菜爽甜之外還有少少蒜香味;



XO醬炒蘿蔔糕 ($68) – 單以味道來衡量係頗令人滿意的,蘿蔔糕炒得表面呈少少金黃色,配合XO醬,也很香口而帶點微辣。可惜配料及水份嘅控制都不是盡善盡美,其中蛋炒得不均分,變成炒蛋一堆、蘿蔔糕一堆。另外,成碟菜炒得唔夠乾身,係芽菜受熱出水嘅關係,抑或是其他原因,廚房應該要想一想改善方法;



香酥陳皮骨 ($78) – 一道精緻嘅小菜。排骨以老陳皮處理過,肉質醃得酥軟,而且炸得香口之餘,豬肉裡還有陳皮嘅甘香,鹹鹹甜甜之間,頗能激起味覺感官享受。份量比較少,可能只有幾兩排骨,與收費相比有點不合比例,筆者只能解釋用上了老陳皮而扯高成本。可是回心一想,靚陳皮仲貴過排骨,會唔會妹仔大過主人婆,有點兒浪費喎;



蝦兵蟹醬配法包 ($68) – 見不少食評都有提及此菜式,吸引之處就係那些混有蝦膏、蟹肉、蟹黃等嘅醬料,無論配上芝士脆片或法包,味道都係鮮甜味美。筆者吃到停不了口,老豆則被蝦膏嘅鮮味嚇怕;



金牌口水雞 ($108) – 係一道涼菜,主要材料雞絲理應以慢火烹調,才可令雞肉嫩滑。不過此口水雞煮得過了火,雞肉煮老了,而且加了不小粉皮墊底,弄得有點似雞絲粉皮。口水雞令一精髓係其醬汁,以入口甜中帶辣,辣中又有點香及麻為佳。太座叫了少辣,所以醬汁只能做到香與甜,麻及辣要待試過正常辣度嘅口水雞方可判斷。



榴槤飄香豆腐雪糕 ($52) – 筆者最怕榴槤,這是老豆及太座之選,太座形容用嘅榴槤真材實料,味道豐富,氣味馥郁。筆者單憑嗅覺已能判斷此榴槤肉非一般普通貨色。至於豆腐雪糕亦製作得不俗,啖啖都有豆腐嘅清新味道;



香蕉雪糕配蕉糖糯米 ($44) – 糯米加蕉糖,除了糯米嘅煙韌有咬口之外,加上蕉糖嘅甜味及香味,再混上半溶嘅雪糕,出嚟嘅效果比想像中好。

上菜速度十分有效率,係值得加許嘅地方。不過座位排列太緊密,令部分座位冇太多空間。當筆者用膳途中,有一行四人於隔離入席,發覺地方太細,要求轉枱。服務員答應要求之後,便虎視眈眈筆者嘅枱。當時筆者還正與家人分享甜品。剛吃完甜品,服務員便要求先埋單。筆者唔介意早少少離開,但一家人連各自嘅飲品都未飲完便匆匆要求埋單,做法不合理,管理層應該正視。

埋單共六百二十九蚊,平均每人一百五十七蚊。本想加點小費,但服務未如人意,也作罷。


味道:4 (以5分最高)
環境:2
服務:1
衛生:3
價錢:2

用餐日期:2009年5月10日

地址:尖沙咀柯士甸道西1號九龍站圓方1樓1027號舖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