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甜品」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甜品」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09年12月19日星期六

記憶中最好食嘅紅豆沙 (一品齋甜品屋)

經過一整天嘅活動之後,筆者與太座都覺得有點累。送了太座嘅祖父回家後,與舅仔一齊到銅鑼灣食糖水。


此店搬進現址之前正正响對面舖位,新舖位比舊舖位光鮮很多,但有一樣嘢冇變嘅就係舖位依然咁細。筆者與太座到達後即時已決定食紫白及紅白,舅仔第一次嚟,經考慮後點了腐竹糖水。







紫白即是紫米霑加豆腐花,豆腐花又香又滑,唔會比幾間叫做阿婆豆腐花遜色,紫米露亦十分足料,與其話係紫米露,叫做紫米粥更加貼切,足料情況可想而知;紅白即是紅豆沙加豆腐花,紅豆大大粒,而且已經煲到出沙,濃淡適中。蓮子並冇去衣,係傳統紅豆沙所用嘅有衣蓮子,而且加咗百合,材料豐富。同樣地,腐竹糖水足料,不過白果太多,所以有少少怪味。少啲白果應可解決此問題。

據太座所講,她是此糖水舖多年擁躉,此情不變是因為這裡出品嘅糖水最接近已仙遊嘅祖母所煮嘅愛心糖水。每次幫襯,都能勾起她對祖母嘅美好回憶。

紫白十七蚊一碗,紅白十三蚊一碗,腐竹糖水十一蚊一碗,係經濟抵食甜品店嘅不二之選。

味道:5 (以5分最高)
環境:3
服務:4
衛生:3
價錢:4

用餐日期:2009年3月22日

地址:銅鑼灣希雲街8號

2009年12月15日星期二

食甜品度元宵 (天后甜品)

食完雲南米線之後,當然要食番啲甜品啦,順便食湯圓應吓節。此店在街角位,地方「的適」,但甜品選擇算多樣化。湯圓欠奉,幸好還有糖不甩充數。太座與筆者選了榴槤大小西米蘆薈西米露以及糖不甩


榴槤一向不是筆者那杯茶,太座則視之如珍寶。據太座嘅評價,這甜品唔夠凍。另外榴槤汁底雖然「杰」,但唔係因為榴槤料足,而是似西米煮耐咗、混合埋啲榴槤汁,食落像米漿一般。唔知係咪榴槤唔當造,成個甜品又唔香,榴槤又唔夠多,評分甚低,不會再光顧;



至於西米露亦同樣冇香味,味道淡如水,筆者求其吃完了事;



糖不甩水準以下之作,糯米粉同生粉嘅比例控制得唔好,所以黏口又唔彈牙。

再睇番有關食評,原來此店以「榴槤椰果冰」最好味,希望同太座再去試一試,不用再失望而回。

兩人共消費六十多元,與一般新式甜品店大同小異。

味道:1 (以5分最高)
環境:3
服務:3
衛生:3
價錢:3

用餐日期:2009年2月9日

地址:天后電氣道83-87號利景閣4號舖

2009年12月14日星期一

芝麻湯圓寧舍唔同 (福元湯圓)

此小店在筆者家左近,在區內頗有口碑,尤以芝麻湯圓最耍家。是晚專程造訪,太座要了一碗喳喳,筆者則叫了鴛鴦湯圓



這裡嘅喳喳味道不是很甜,嗜甜者可能未必啱口味,不過材料就認真豐富,除咗一般嘅紅綠豆、芉頭、西米之外,特別之處就係有薏米同埋眉豆,喳喳加咗薏米之後,整個糖水頓時變得有咬口得多,咁多豆類在一起,亦無怪乎喳喳嘅營養價值咁高;







鴛鴦湯圓有芝麻及花生餡,其中以芝麻令筆者留下深刻印象,芝麻十分香口,一咬穿湯圓皮就感到有一股芝麻香氣傾瀉而出,不似一般坊間貨色,只有甜而沒有香味。花生餡亦做得十分仔細,花生粒唔會太大,夾雜白芝麻,亦是另一番味道。據太座所說,是晚嘅湯圓皮不是太煙韌,比平時遜色了一點。筆者覺得這亦無傷大雅。


價錢十分合理,喳喳十一蚊一碗;鴛鴦湯圓十四蚊一碗。下次再光顧時會淨選芝麻湯圓。
 
味道:5 (以5分最高)
環境:3
服務:3
衛生:3
價錢:4

用餐日期:2009年2月5日

地址:北角炮台山福元街7號利都樓地下I-1舖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